错误1、防水涂刷前,基层未进行充分湿润
不润湿基层就直接刷,刷涂会不顺畅,容易出现沙眼和针孔。另外,润湿基层可以清理灰尘,避免出现起皮的问题。
此外,未润湿基层,防水层的保水性会受到影响,水分容易被基层吸走,造成起粉或者强度低的情况。
错误2、基层有明水时,涂刷防水
基层有明水时就涂刷防水,会导致防水浆料被稀释,造成防水层出现发白的情况 。更重要的是,防水层被稀释,严重的情况下会材料的硬度和性能。
所以说,基层既要润湿充分,但是又要保证不能有明水。
错误3、防水浆料一次涂刷太厚
防水浆料的施工原则是薄涂多遍。防水至少刷涂2遍,每遍的厚度不能大于1cm。
所以,一次涂刷太厚的话,容易导致干固过程中干湿不均匀,引起开裂。
错误4、防水层未做保护层,后期交叉施工破坏
JS聚合物水泥基类防水涂料后期要做砂浆保护层,不建议直接裸露使用。需要提醒的是,装修计划要做好。
防水层施工后,如果后期有交叉施工的,要进行适当的保护。通过试水的防水层被破坏的话,无法保证后续防水的效果。
错误5、防水层未固化即进行闭水实验
防水层的干固要保证在48小时以上,遇到温度低和湿度大的情况,还要延长干固的时间。
否则,防水层未干透就进行试水,防水涂层容易被泡烂和引起起皮的现象。
错误6、防水浆料中加入水泥或者水等物质
防水浆料都是严格按照粉料和乳液精确配比的,加入了其它物质,将导致材料的性能发生变化,无法保证防水效果。
防水浆料按配比搅拌均匀,施工后的防水层才有质量保证。
错误7、防水层漏涂
K11防水浆料要求至少涂刷2遍,要保证每遍的均匀和良好覆盖。另外,涂刷2遍时要呈交叉进行涂刷,就是为了避免防水层有漏刷的情况。
否则,未覆盖防水层的地方,无法形成整体的防水层,日后会出现漏水。
错误8、墙角和管道周边未进行弧形收边
墙角和管道周边,都是防水的重要节点。如果没有堵漏王进行弧形收边的话,防水层在这些地方受力集中,容易出现开裂,从而导致节点部位出现漏水。